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www_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_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_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您的位置: 首頁> 圖 片> 看中國

[非遺]苗族服飾寫在衣服上的史書[組圖]

支持←→鍵翻頁 發布時間: 2015-03-24?。碓? 中國網?。∽髡? 趙娜?。∝熑尉庉? 趙娜

苗族服飾以奪目的色彩、繁復的裝飾和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稱于世。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里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繡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

    花枝招展的岑杠苗寨姑娘。黔東南從江縣岑杠苗寨女裝有唐宋遺風,未婚姑娘頭上插花。中國網圖片庫 尹忠攝影

苗族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他們的先民在先秦時代就生活在長江中游地區。經數千年的歷史大遷徙,苗族形成了如今分布在黔、湘、滇、川、鄂等地與其他民族大雜處小聚居的格局。

苗族服飾以奪目的色彩、繁復的裝飾和耐人尋味的文化內涵著稱于世。是中國所有的民族服飾里最多姿多彩,樣式最多,跨越的時代最久,繡花和銀飾最華麗的民族服飾,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一大奇葩。

2006年,苗族服飾苗族銀飾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服飾樣式繁多,據不完全統計多達200多種樣式。銀飾、苗繡、蠟染是苗族服飾的主要特色。苗族服飾有性別、年齡及盛裝與常裝之分,且有地區差別。據清代《百苗圖》所載,凡八十三種。另有考察資料稱百余種。紛繁復雜的苗族服飾分為湘西型、黔東型、川黔滇型、黔中南型以及海南型等五大類別和若干款式。

苗族服飾圖案承載了傳承本民族文化的歷史重任,從而具有文字部分的表達功能。由于歷史的久遠,這些圖案所代表的文字功能和傳達的特定含義也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無法完全解讀,這也是苗族服飾圖案所具有的獨特魅力。苗族服飾圖案是隨著苗族服裝服飾發展起來的裝飾藝術,至今仍應用于日常的服飾和生活用品之中,且具有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相結合的特點,被賦予了繼承民族傳統、紀念祖先和傳承祖訓等豐富多彩的內涵和意義,這些圖案背后的意義和由來代表著苗族人民的感性經驗和對客觀世界的解釋。

苗族沒有本民族的文學,但僅憑強烈的認同感,靠世代口傳身授,將流傳千年的故事、先民居住的城池,遷徙漂泊的路線等點滴無遺地融進服飾文化當中,也一針一線繡進衣冠服飾,世代“穿”承,永不忘懷,因而,苗族服飾被譽為“無字史書”和穿在身上的“史書”。隨著苗族傳統工藝的衰落,精美的手工制作的苗族服飾越來越少,隨著老一代苗族會這種傳統工藝的人的離去,傳統的苗族服飾漸漸變得越來越難。

1   2   3   4   5   下一頁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產品付費下載。 購買請撥打 010-88828049 中國網圖片庫咨詢詳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壶关县| 江陵县| 吴旗县| 郎溪县| 旬邑县| 中阳县| 丰顺县| 偃师市| 安国市| 鹤壁市| 武鸣县| 富宁县| 论坛| 威海市| 崇义县| 宜君县| 和硕县| 平乐县| 安徽省| 台山市| 马山县| 镇江市| 金乡县| 阳西县| 古田县| 大同市| 罗江县| 琼中| 辰溪县| 乐昌市| 阳泉市| 鸡东县| 方城县| 米易县| 乌兰察布市| 来凤县| 昌邑市| 济阳县| 郯城县| 双鸭山市| 公主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