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0B即將交付空軍 中國迎來三代半戰機時代[組圖] 殲10B即將交付空軍 中國迎來三代半戰機時代[組圖]](http://images.china.cn/attachement/jpg/site1000/20131024/001fd04cefc813d2d28c2d.jpg)
觀點四:殲-10B強化了多用途能力。殲-10B的改進主要目的是什么?我們知道戰斗機的布局是根據用戶的要求進行研制的,如殲-10A采用的多波系進氣道其最大的優點在于能夠在M2的高速條件下仍舊保持較好的總壓恢復系數,這樣就意味著殲-10A具備良好的高速攔截能力,這和冷戰時期空軍主要擔負國土防空任務,要求攔截入侵超音速轟炸機如圖-26逆火是相適應的。而殲-10B采用BUMP進氣道最大的優點就是結構簡單,重量低,但其總壓恢復系數等指標要低于殲-10A的多波系進氣道,這意味著空軍對于殲-10B的速度要求或者攔截性能的要求有所降低,這個大型掛架表明空軍要求殲-10的改進多用途方向發展。
我國當初研制殲-10A的初衷在于打破蘇-27的攔擊線,攔截入侵的圖-26轟炸機,所以采用了鴨式布局加機腹進行道來保證戰機擁有較好的高速攔截和機動格斗能力,但這個布局的缺點就是限制了戰機的掛載能力,也就限制了戰斗機的多用途能力的擴展,原因是三角翼掛點配置率低,三角翼展弦比低,翼展較短,因此能布置的翼下掛架較少,另外由于三角翼的前緣后掠角較大,靠近外的外掛點位置相對靠后,對于機身的重心影響較大,因此不適合掛載較重的武器或者油箱,除了機翼受到限制外,殲-10的機腹進氣道也限制了其外掛能力,因為機腹位置的距地面高度較低,對于外掛特的直徑和翼展有較大的限制,特別是普通布局的導彈多采用X形彈翼布置,需要占用較大的空間,因此不易掛在機腹進氣道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