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www_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_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_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智庫中國>

把綠色制造融入企業戰略決策

2025-06-16 16:36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文 | 李鵬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當前,在“雙碳”目標引領下,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經濟轉型的主旋律。在近期舉行的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上,眾多企業攜綠色低碳創新成果亮相,奏響了綠色制造進行曲。作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核心路徑,綠色制造不僅能有效降低資源消耗與環境污染,還能提升產業競爭力,已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抓手,對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雙贏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近年來,我國綠色制造發展成效顯著。綠色制造載體建設效果突出,已培育綠色工廠超5000家、綠色工業園區近400家、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600余家、綠色產品近3.5萬個。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十四五”前3年,全國能耗強度累計降低約7.3%,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顯著下降。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石化化工等重點行業能效水平顯著提高,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限定值達標率均在90%以上。綠色技術創新成果豐碩,截至2023年底,我國綠色低碳專利有效量24.3萬件。

綠色制造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法規的有力支撐。近年來,國家密集出臺了一系列促進綠色制造發展的政策,如《綠色制造工程實施指南(2016—2020年)》《“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等,為綠色制造發展提供了系統性制度保障,有效促進了工業能效提升、綠色技術突破和綠色消費市場拓展,推動形成了“有標準可依、依標準建設、示范試點帶動、建立長效機制”的綠色制造發展路徑,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提供了支撐。

盡管成績斐然,但我國綠色制造發展仍面臨一些突出問題:相關體系尚待完善,部分行業綠色工廠評價標準缺乏,綠色供應鏈標準覆蓋面有限;核心技術支撐能力不強,關鍵設備進口依賴度較高;企業發展動力不足,綠色技術創新主動性較弱;綠色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區域推進差異明顯,中西部地區制造業綠色化水平明顯滯后于東部地區。

未來,要多方著力,全面提升綠色制造發展水平。

構建更加完善的政策支撐體系。依托政府或行業協會,建立統一的綠色制造評價標準和認證體系,對綠色制造評價機構進行嚴格資質審查。構建涵蓋資源節約、能源效率、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多維度的綜合指標體系,確保評價能夠全面反映綠色制造的實際效果。優化財政金融激勵政策,設立專項基金和補貼,重點支持綠色技術研發、綠色產品生產和綠色工廠建設,特別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綠色金融產品,提供長期低息貸款和綠色債券融資渠道,完善綠色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綠色轉型的綜合成本。

加強產業關鍵技術攻關和服務體系建設。集中力量攻克能源利用、污染治理、清潔生產等方面的關鍵核心技術,推動行業前沿技術的自主研發與應用。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建立跨領域的技術攻關聯合體,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建設綠色技術標準體系,制定行業細分領域的綠色標準,促進技術成果的推廣應用。建立健全綠色制造產業聯盟,實現全產業鏈的綠色協同發展。此外,建立健全綠色服務體系,制定綠色服務行業標準與規范,明確綠色服務的具體內容、流程和要求,提供資源共享、技術咨詢、項目對接等多方面的服務,借助智能化手段提升服務效率。

將綠色制造融入企業戰略決策核心。建立由高層管理者直接領導的綠色制造推進機制,確保綠色理念從戰略層滲透到運營層。鼓勵龍頭企業探索將碳足跡、水足跡等環境影響評估融入產品研發全流程,實現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的全方位綠色轉型。構建系統化的綠色供應鏈協同體系,優先選擇具備綠色資質的供應商,推行綠色物流實踐。支持領先企業建立綠色供應鏈數字化管理平臺,形成全鏈條綠色管理模式。此外,鼓勵開展綠色制造知識培訓,建立綠色創新激勵機制,提升員工綠色意識和技能,形成全員參與的良好氛圍。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北市| 漯河市| 逊克县| 凌源市| 湖北省| 湖州市| 台前县| 赤城县| 新乡市| 元谋县| 甘谷县| 江华| 巧家县| 荥经县| 施秉县| 内乡县| 武汉市| 江油市| 淮滨县| 巨野县| 宁化县| 广安市| 绿春县| 杂多县| 信丰县| 抚顺市| 岱山县| 淅川县| 阳信县| 登封市| 竹北市| 德州市| 丰都县| 承德县| 盐津县| 深水埗区| 扶绥县| 大理市| 南和县| 衡阳市| 天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