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化:荒山變“油”海 綠嶺富農家
中新網三明10月14日電 (賴全平)近日,福建省寧化縣石壁鎮溪背畬族村的千畝油茶基地上,10多名村民正在油茶林里清理雜草和荊棘,以便油茶采摘。“今年掛果總體上要比往年好。”望著漫山遍野碩果累累的油茶樹,基地負責人杜秋生滿心激動。

千畝油茶林郁郁蔥蔥。巫松林攝(無人機照片)
寧化縣地處閩贛邊界中部,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也是全省22個水土流失重點縣之一。2010年,福州商人杜秋生在石壁鎮陂下村、溪背畬族村、江頭村承包5000多畝荒山,大面積種植油茶樹,綠化禿嶺荒山。
2018年,杜秋生的油茶基地被列入國家水土保持以獎代補試點項目建設。該項目總投資1020萬元,其中獎補資金約570萬元,杜秋生投入水土保持資金450余萬元。
有了資金和技術的支持,杜秋生開始對荒山進行大規模改造,先后改造坡耕地近4000畝,配套建設了生產道路、截排水溝和蓄水池,打造出一片高質量的水土保持生態油茶園。

圖為碩果累累的油茶樹。賴全平攝
油茶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寧化縣油茶生產歷史悠久。近年來,寧化縣通過政府扶持、政策引導,把油茶產業作為“富民強縣”的特色產業來抓,開辟了水土保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之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寧化縣通過培育優質豐產示范林、分類改造低產低效林、扶持加工企業技改升級等措施,持續推動油茶擴面提質增效。全縣現有油茶林20.45萬畝,居全省第二,年產茶油2650噸,年產值約4億元。
其中,“淮土茶油”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品牌,“寧花牌”“農夫曲”茶油被評為國家級綠色食品標志產品,“寧化山茶油”入選福建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
寧化縣先后創建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區、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全國水土保持科普教育基地,并獲評首批國家水土保持示范縣。2011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各級水土保持資金約7億元,用于治理水土流失。
同時,該縣引進社會資本,在石壁、淮土等水土流失治理鄉鎮,建設一批標準化水土保持油茶林示范基地,讓“禿嶺荒山”變成“金山銀山”。(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