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又在獨島問題上挑釁韓國,居心何在?

近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然宣稱獨島(日本稱“竹島”)“在歷史上、國際法上都是日本領土”,并高調擴建東京的“領土主權展覽館”。
韓國外交部對此提出強烈抗議,并緊急召見日本駐韓次席公使松尾裕敬,還決定擱置兩國的聯合搜救訓練。韓國網民更是在社交平臺對高市早苗進行了集體聲討。
獨島紛爭的歷史脈絡
獨島由東、西兩個小島及附屬礁巖群組成,總面積約0.18平方公里。該島目前由韓國實際控制,但朝鮮和日本也宣稱對該島擁有主權。獨島爭端的演變軌跡體現了日本殖民擴張與戰后秩序構建的復雜歷程。
早在新羅王朝(公元500年)就有獨島的記錄。朝鮮王朝成宗皇帝時(公元1471年至1481年),獨島叫做芋山島,屬郁島郡管轄。而據日方記載,1667年,日本漁民發現了這兩個島嶼,并命名為松島。日本自1905年入侵朝鮮半島后即宣告將松島改稱為“竹島”,在行政上隸屬于島根縣隱岐島管轄。1945年《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確規定,日本需放棄“以武力或貪欲所攫取之所有土地”。因此,日本戰敗投降后,獨島被交予駐韓美軍管轄。1948年8月15日,隨著大韓民國的建立,獨島與其他領土一同歸于韓國。但1951年在中蘇等國被排斥的情況下,美國糾集一些國家擅自與日本簽訂了非法的《舊金山和約》。由于《舊金山和約》對獨島主權問題避而不談,因此為日后韓日獨島爭端埋下了伏筆。
1952年1月,韓國發表海洋主權宣言將獨島劃入領海,日本曾對此提出抗議。此后,日、韓兩國都采取了一些措施,聲稱對該島擁有主權。1953年5月,日本在朝鮮戰爭期間曾趁亂派兵一度占領該島,并在島上設立領土標志碑。同年7月12日,韓國義勇守備隊開赴獨島,將日本軍人趕走。至此,獨島完全處于韓國的實際控制之下。1954年,韓國正式將獨島劃歸慶尚北道郁陵郡管轄。日本政府自1954年以來,每年都向韓國政府遞交備忘錄,聲明竹島是日本領土,韓國必須立即撤出該島。而韓國政府則一再聲明,獨島是韓國的固有領土。長期以來,雙方圍繞獨島問題各執一詞,針鋒相對。
國內政治與對外戰略的雙重“算計”
作為日本右翼核心人物,高市早苗此時重提獨島問題,絕非偶然的“主權宣示”,而是包含多重利益訴求的政治操弄。
轉移國內治理困境是直接動因。當前,日本面臨經濟增長乏力、通脹壓力上升、少子老齡化加劇等多重挑戰,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持續蔓延。在治理能力不足的情況下,炒作領土爭端成為保守派轉移國內矛盾的慣用伎倆。同時,高市早苗也試圖借機塑造“鐵腕政治家”形象,凝聚民族主義情緒,為其陣營爭取民意支持。這種政治操弄在日本政治史上屢見不鮮:每逢內政陷入僵局,外部領土議題便會被刻意激活。
強化美日同盟是深層戰略考量。近年來,日美同盟不斷加碼。日本從美國采購大量先進武器。2023—2027年,日本防衛預算高達43萬億日元,并妄圖將防衛費突破GDP的2%。高市早苗不斷向鄰國發起挑釁,實質是向美國“表忠心”,希望通過在東亞地區制造緊張局勢,凸顯日本作為美國“印太戰略”支點的價值,以換取美國在修憲、擴軍等議題上的默許。但這一政治“算計”顯然落空,因為美國在獨島問題上始終保持“中立”,不愿為日本的冒險行為背書。
推動歷史修正主義是根本目標。高市早苗長期秉持右翼史觀,不僅在獨島問題上顛倒黑白,更在臺灣問題上公然違背一個中國原則。這種倒行逆施的言行與日本右翼勢力長期推動的“歷史敘事修正”一脈相承,即通過否認殖民歷史、強化領土主張,為擺脫“戰后體制”、實現“國家正常化”鋪路。在日本右翼眼中,獨島爭端不僅是領土問題,更是重塑日本“大國地位”的符號性議題。
地區秩序與自身利益的雙重損耗
高市早苗的一系列外交“暴走”,雖在短期內可能收獲保守派支持,但從長期看,卻讓日本承受難以負擔的代價。對韓日關系而言,此舉無疑是“火上澆油”。對韓國而言,獨島是反殖民記憶的象征,本就因歷史問題裂痕累累的韓日關系,更會因此瀕臨破裂邊緣。
對地區安全而言,這種挑釁正在制造“自我實現的安全困境”。高市早苗在臺灣、獨島、南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等多個敏感議題上同時發難,已激起中、韓、俄、朝四國的強烈不滿,東亞地緣格局緊張態勢加劇。日本試圖通過“外部沖突”強化安全存在,反而使自己陷入“四面樹敵”的孤立境地。
對日本自身利益而言,政治挑釁與經濟現實構成尖銳矛盾。中國是日本最大貿易伙伴,中日貿易額連續多年保持3000億美元規模;日韓貿易亦達近千億美元量級。高市早苗的冒進,已引發日本財界擔憂,認為其可能損害與中韓的經貿合作,沖擊制造業產業鏈與出口市場。這種“政治優先于經濟”的短視行徑,最終將由日本企業與民眾埋單。
歷史早已證明,日本殖民擴張的舊夢不可能重現,高市早苗依靠民族主義轉移矛盾的伎倆終將失敗。在全球化深度融合的今天,日韓作為重要鄰國,唯有正視歷史、管控分歧,才能實現互利共贏。日本右翼勢力若執意沿著“挑釁—對抗”的老路走下去,不僅會葬送日韓關系的改善契機,更將使日本在東亞秩序中日益孤立。(作者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講師焦健)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