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雙標”背后的對華戰略焦慮

11月11日至12日,七國集團(G7)在加拿大尼亞加拉舉行外長會。會議不僅老調重彈所謂“中國向俄羅斯提供武器和兩用物品”,還粗暴干涉中國內政,聲稱反對“任何單方面改變臺?,F狀的企圖”“支持臺灣參加相關國際組織”,并對“中國軍事力量擴張以及核武器庫迅速增加”表示關切。此種論調罔顧事實、顛倒黑白,嚴重損害亞太地區和平穩定,再次暴露美西方國家的“雙標”本質。
G7外長會涉華不實言論只是一個縮影。一段時間以來,美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施壓不斷加碼。在中美貿易戰激烈博弈之時,荷蘭政府強行對安世半導體采取限制措施,歐洲多國對中國電動公交車啟動調查。在烏克蘭危機持續延宕、美國調停乏力之際,歐洲通過污名化中俄的正常合作,將中國企業列入制裁名單。更重要的是,美西方國家還不斷觸碰中國主權和安全底線。在臺灣問題這一核心敏感議題上,相關挑釁行徑更是愈演愈烈、毫不收斂。日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蕭美琴竄訪歐洲并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說;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涉臺問題上發表嚴重錯誤言論。這些行為本質上是美西方國家“以臺制華”戰略的延伸,是外部勢力縱容支持“臺獨”分裂、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的公然挑釁。
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一直以來,中國抱著最大的善意與耐心致力于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真正破壞臺海和平、威脅地區和平穩定的,正是不斷虛化一個中國原則、縱容“臺獨”行徑、惡意煽動地區緊張局勢的外部勢力。G7國家在此次外長會聲明中不提一個中國原則,卻大肆炒作中國“單方面改變臺海現狀”,充分暴露了其背后的險惡用心。
而在烏克蘭危機問題上,中國一直都站在和平的一邊,全力支持和平解決沖突的努力,從未向任意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并嚴格管控軍民兩用物項出口。而美西方國家卻不斷向戰場輸送武器裝備,升級歐亞大陸的緊張局勢。近期,有研究發現,大量西方援烏武器流入黑市,加劇了當地有組織犯罪集團的活動。
在軍費問題上,G7國家一味指責中國所謂“軍事擴張”,卻無視自身軍費飆升的基本事實。美國的軍費常年穩居世界第一。2024年,美國軍費占全球總額的37%。2024年,北約所有成員國都增加了軍費開支,其中18個國家軍費開支達到或超過GDP的2%。而中國始終堅持防御性國防政策,不稱霸、不搞擴張,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穩定力量、進步力量。
核問題上更是如此。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高調宣稱美國將重啟核試驗,引發俄羅斯強烈反應,嚴重破壞國際安全環境。北約不僅頻密開展大規模軍演,更是高調在演習中模擬動用核武器的場景,朝著“以核對核”的危險方向越走越近。歐洲多國政府也在國內主動發起核討論。歐洲的戰術核武庫不斷擴充升級,使用門檻也有降低趨勢,核武裝與核策略日趨活躍。美、英、澳三國“奧庫斯”協議更像是一種“教科書級別的核擴散”。而中國則是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核大國,且始終堅持將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最低水平。G7對中國核政策的指責不僅罔顧事實,在邏輯上也站不住腳。
G7外長聲明雖然打著維護“印太地區的區域安全與繁榮”旗號,卻難以掩蓋其干涉他國內政、挑動地區對立、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本質。其背后是對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焦慮。G7應把注意力多放在解決自身問題上,摒棄偏見、尊重事實,多做有利于全球發展與安全的事。(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歐洲安全項目負責人呂蘊謀)
編審:高霈寧 蔣新宇 張艷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