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針對“臺獨網綠”溫子渝、陳柏源發布懸賞通告,征集其違法犯罪線索。繼沈伯洋等“臺獨頑固分子”被列入追責清單后,此舉進一步表明,大陸全方位、常態化、無死角的反“獨”追責機制已完全開啟。這背后是大陸對“臺獨”分裂勢力零容忍的鮮明態度,是廣大民眾對統一的強烈意愿,更是祖國統一大勢滾滾向前的生動體現。越早解決臺灣問題,越能挽救島內民眾于政治歧路之上,為臺灣發展重啟希望,為民族復興凝聚偉力。
“臺獨網綠”遭圍剿,釋放出加快推動祖國統一進程的強烈信號。溫子渝、陳柏源等人是“臺獨”網絡戰的組成部分,他們長期在社交平臺上散布所謂“抗中保臺”敘事,甚至對在臺陸配進行人身攻擊,嚴重傷害兩岸同胞情感,觸及分裂國家的法律紅線。大陸警方依法對其進行通緝懸賞,是對“輿論臺獨”的沉重打擊,體現了大陸方面對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勢力都將窮追不舍、絕不手軟的堅定決心。
另外,此次行動將通緝的“臺獨”分子范圍從“臺獨”高層政客、“臺獨”組織負責人擴大到長期在網絡操弄輿論、充當“網軍”的幫兇群體,體現出反“獨”斗爭的廣度、深度與精度顯著提升,以法律為武器、以信息為支點、以兩岸民心為后盾的“懲獨”新模式已然成型。這種“懲獨”模式不僅向島內“臺獨”分裂勢力釋放了強烈警告,更向兩岸同胞傳遞出明確信號:祖國統一不是口號,而是步步推進的現實戰略。
在依法打擊“臺獨”分裂分子的同時,大陸方面也在貫徹“打擊分裂、爭取人心”的策略。這套“剛柔并濟”的政策組合拳,旨在鏟除“臺獨”分裂根系,為統一創造良好民意基礎,最終將為臺灣民眾擺脫政治操弄、實現真正發展打開希望之窗。溫子渝等“臺獨”分子公開詆毀大陸,并通過輿論手段霸凌支持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兩岸融合發展的臺灣同胞,兩岸同胞對此深惡痛絕。此次大陸公安機關通緝二人,便是回應這一懲“獨”民意的正義行動。更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大陸一系列依法懲“獨”措施相繼落地,島內有關統一的討論日益頻繁。過去討論不多的“統一可能性”,如今正逐步走向島內輿論的中心。一方面,島內民眾對民進黨當局執政下內斗不斷、民生困頓普遍不滿;另一方面,大陸發展水平不斷提升、國際地位不斷上升,開始引發越來越多島內民眾的關注。越來越多臺灣民眾開始意識到,臺灣發展的未來不在“抗中保臺”的絕路上,而是在順應時代潮流、擁抱祖國統一的康莊大道上。
大陸對“頑固臺獨分子”的圍剿,以及島內民意的變化都說明,實現祖國統一已經不是將來時,而是進行時。越早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統一,越有利于臺灣發展,越有利于臺灣同胞過上更好的日子——這已經不是抽象的判斷,而是具體的現實。賴清德當局一味“倚美謀獨”,不僅讓臺灣陷入地緣沖突風險,更在經濟上將臺灣推入高墻內的孤島。美國對臺“去風險化”實質上是“棄臺脫鉤”,芯片補貼難以落實、市場壁壘高高豎起,年輕人薪資倒退,企業外逃潮起,都是“抗中保臺”政策反噬臺灣自身的明證。只有擁抱祖國統一、融入發展大勢,才能為臺灣打開通往美好未來的大門。
統一的腳步正在悄然加快,臺灣的光明未來終將到來。祖國統一之勢浩浩蕩蕩,“臺獨”分子作惡再深,也終究難逃法網。溫子渝、陳柏源、沈伯洋等只是“臺獨”分裂勢力的幾張破旗、幾個走卒,通緝他們只是開始,更大范圍、更高強度的圍剿“臺獨”行動正全面展開。統一,是民族的責任,是歷史的必然,更是對臺灣同胞最大的善意與最好的安排。兩岸民眾只有攜手向前,堅決反“獨”促統,才能共同迎來屬于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作者是北京聯合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臺灣研究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