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3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釜山同美國總統特朗普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事關中美關系的戰略性、長遠性問題,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溝通。這場全世界“高度矚目”的會晤,在第一時間被全球各大媒體爭相報道和解讀,外界普遍認為會晤對中美關系“具有里程碑意義”,也將“有助于穩定全球市場情緒和貿易預期,從而緩解全球需求和供應鏈壓力”。元首外交對中美關系不可替代的戰略引領作用再次凸顯。
這是中美關系處于關鍵階段舉行的一次重要戰略溝通。長達1小時40分鐘的會晤取得積極成果,達成重要共識,對中美兩國和世界都意義深遠。會晤不僅著眼于雙方的具體關切,更在戰略層面對“中美究竟要如何相處”進行重新確認;不僅為兩國關系穩定發展作出新指引、注入新動力,也增強了世界對中美關系進一步穩定的普遍預期。正如習近平主席在會晤中深刻指出的,中美兩國做伙伴、做朋友,這是歷史的啟示,也是現實的需要。
“70多年來,我們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茬接著一茬干,從來沒有想挑戰誰、取代誰,而是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做更好的自己,同世界各國分享發展機遇。”習近平主席的這番話深刻闡明了中國發展的根本目標和方式。回顧過去數年中美關系遭遇的現實困難,很大程度上來自美國國內一些人的對華認知偏離了現實。美國國內出現的所謂“中國經濟已經見頂衰退”“中國取代美國要做新霸權”等荒腔走板的“中國觀”,嚴重影響了涉華議題的討論氛圍。但事實證明,無論外界如何風云變幻,中國經濟穩中有進的態勢始終未變,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始終為世界、也包括美國帶來機遇。中國的發展振興同“讓美國再次偉大”是并行不悖的,中美兩國完全可以相互成就、共同繁榮。
近日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發布的一項民調顯示,超過半數美國人(53%)認為美國應該與中國合作并接觸。受訪者普遍認為美中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美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在經歷了“惡化”之后開始好轉。香港《南華早報》稱,這是自2019年以來,首次有多數受訪美國民眾支持對華采取友好的合作與接觸政策。這表明,盡管華盛頓一些人不斷妖魔化對華認知,但美國社會中樸素、理性、互利互惠的愿望正在回歸。相信此次元首會晤有助于推動美方在諸多涉華議題上形成更為理性的判斷,形成更多利于中美互利共贏的正確認知。
習近平主席在會晤時指出,中美雙方應該算大賬,多看合作帶來的長遠利益,而不應陷入相互報復的惡性循環。歷史一再證明,中美之間沒有邁不過去的坎,沒有管控不了的問題,只要基于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原則,兩國完全可以構建出立足長遠的建設性關系。中美經貿關系近期經歷的曲折,也進一步驗證了雙方經貿關系互利共贏的本質。元首會晤在芬太尼禁毒合作、擴大農產品貿易、相關企業個案處理等具體議題上達成的共識,充分展示出雙方經貿關系只會加強而不能削弱的必然趨勢。經貿應該繼續成為中美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而不是絆腳石和沖突點。
在當前復雜國際局勢下,國際社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期待中美兩國發揮引領作用。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當今世界還有很多難題,兩國可以共同展現大國擔當,攜手多辦一些有利于兩國和世界的大事、實事、好事。這不僅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從打擊非法移民和電信詐騙、反洗錢、人工智能,到應對傳染疾病等,這些領域的中美合作都關乎兩國乃至全球人民的福祉與未來,兩國攜手大有可為。
在此次會晤中,習近平主席強調,面對風浪和挑戰,兩國元首作為掌舵人,應當把握好方向、駕馭住大局,讓中美關系這艘大船平穩前行。特朗普總統則表示,希望中國和美國的未來都更加美好,兩國攜手可以在世界上做成很多大事。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人們期待在兩國元首強有力的戰略引領下,中美共同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