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為區域開放合作注入更強勁動能
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涌動的今天,如何為地區乃至世界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中國與東盟攜手給出了有力回答。當地時間10月28日,中國與東盟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簽署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這不僅是雙方開放合作的又一里程碑,也在關鍵當口為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注入了強勁動能。
議定書的簽署是落實習近平主席與東盟領導人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紀念峰會上達成重要共識的標志性成果,也是落實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關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的重要舉措。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第五大經濟體攜手升級合作,不僅是數字的疊加,更是理念的契合。中國—東盟自貿區自2010年全面建成以來,始終與時俱進,在區域一體化加速推進的進程中持續升級迭代:從聚焦貨物貿易降關稅,到拓展服務貿易擴市場,再到瞄準規則標準促融合,不斷擴大的開放領域和持續提升的開放水平,清晰勾勒出中國和東盟經貿合作不斷深化的發展脈絡,充分體現了雙方著眼未來、順應大勢的戰略眼光。
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是共建超大規模市場、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有效途徑。連續5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2024年貿易總值近1萬億美元,截至今年7月,累計雙向投資超4500億美元,強勁的經貿合作為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提供不竭動力。在建設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過程中,雙方將共同促進數字、綠色等新興產業發展,同時加強標準、規制對接,促進基礎設施和供應鏈互聯互通,推動區域經濟朝著更深層次一體化和長期穩定增長的目標邁進。“協定的條款對企業很有吸引力”“有利于共建一個更強有力、更具韌性的供應鏈”……雙方企業界的熱切期待,充分印證自貿區升級將加速釋放中國東盟合作潛力。
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充分體現了雙方共同支持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莊嚴承諾。在地緣博弈加劇、保護主義甚囂塵上的國際背景下,中國東盟以互利合作的確定性,應對動蕩世界充斥的不確定性。雙方共同建設開放、包容、以規則為基礎的區域一體化大市場和互利共贏、富有韌性的區域產供鏈體系的堅定決心,將為雙方及世界各國企業創造豐富的市場和產業合作機遇,為區域乃至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強大信心和動力,對各國攜手應對國際經貿挑戰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截至2025年初,中國已與30個國家和地區簽署了23個自由貿易協定。隨著中國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攜手合作伙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同各方互利共贏、相互成就的空間必將不斷拓展。展望未來,堅持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中國將持續成為世界經濟的“穩定錨”和“動力源”。
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中國將繼續同各方一道,堅守多邊主義、開放合作正道,堅持在開放中分享機遇、實現共贏,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共同開創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9日 17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