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加拿大與美國因關稅問題引發的貿易摩擦似有緩和,但一則廣告引發的輿論和外交風波將這一趨勢再度打斷。美國方面23日突然宣布,中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并將額外對加征收10%的關稅,原因是對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贊助的一則廣告不滿。該廣告的主旨是希望借美國保守派政治偶像、前總統里根之口,向美國民眾宣傳關稅戰引發貿易戰的危害,以及保護自由貿易的理念。顯然,加拿大方面可能沒有預料到,這則反關稅廣告片會引發白宮如此激烈的反應。
這場因廣告引發的外交和貿易風波揭示了美加貿易摩擦的深層癥結:全球化與保護主義的深刻矛盾。長期以來,美加兩國商品一直享受著免關稅自由流通,兩國經貿聯系非常緊密。美國是加拿大最大的貿易伙伴,加拿大約3/4的出口商品銷往美國。2024年,美加商品和服務貿易額超過9000億美元。兩國經濟的深度融合,反而導致加拿大在面對美國的單邊和保護主義政策時,面臨比其他國家更加嚴峻的挑戰。加拿大統計局的官方數據顯示,該國2025年第二季度GDP按年率計算萎縮1.6%。導致經濟萎縮的主要原因是商品出口大幅下滑,而這一現象的出現正是直接受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
另外,美方還指責該廣告“試圖非法影響美國最高法院的裁決”。美國最高法院將于11月5日舉行的口頭辯論中審議政府的關稅政策是否合法,其中就包括針對加拿大的關稅措施。如果最高法院不支持美國政府的關稅舉措,那么其實施的所有關稅政策將不得不中止。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加貿易摩擦涉及的因素遠不止經貿問題本身,這也為雙方貿易爭端的解決增加了難度。
毫無疑問,此時與最大貿易伙伴發生摩擦對加拿大經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若談判徹底破裂,關稅壁壘升級將導致加拿大汽車、能源等關鍵產業面臨的困難進一步加劇。面對美國的單邊行動,加拿大面臨“兩難”,卡尼政府也正在做兩手準備。卡尼24日表示,加拿大仍將“在美國準備好進行談判時”恢復與美國的貿易談判,但同時也稱“我們(加拿大)無法控制美國的貿易政策”。在此之前,卡尼曾表示,加政府即將推出的首份預算將減少加拿大在經濟與安全領域對美國的依賴,承諾未來十年將把加拿大對非美國市場的出口翻一番。這次廣告風波的發生,也可能會讓加拿大加快轉向亞太市場的步伐。
這場廣告風波也暴露了加拿大聯邦政府與地方政府在對美政策協調過程中的不足。資助此次廣告的安大略省顯然采取了比聯邦政府更為強硬的立場,該省省長福特曾強硬表示,“加拿大必須做好準備,立即對美國采取強有力的反制措施。一美元換一美元,一項關稅換一項關稅”。然而,當美方表示強烈不滿后,福特立即與卡尼協商,決定從10月27日起暫停在美國播放這則反關稅廣告,以便為恢復加美貿易談判創造條件。這種從強硬到迅速妥協的態度轉變,充分揭示了加拿大聯邦和地方政府在面對美國時的戰略困境與矛盾。卡尼政府一直在試圖平衡主權立場與經貿利益,在廣告風波爆發前,卡尼在多個場合面對美國領導人的挑釁和嘲笑都盡量以不卑不亢的態度予以化解,加美談判也已取得一定進展,但地方政府的一則廣告卻讓這些努力可能徹底白費。隨著美加貿易摩擦持續,卡尼政府在面對地方政府愈加強烈的經貿訴求時,其協調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這并非加拿大首次面臨美方中斷談判的情況。目前看來,這似乎已經成為美方慣用的談判手段,即在最關鍵的時候極限施壓以換取更有利的談判條件。這一點,作為資深經濟學家的卡尼不會不明白。然而,洞悉策略不等于能輕易破解困境。此次廣告風波猶如一面棱鏡,折射出在實力不對稱的博弈中,加拿大維護自身經濟主權與尋求務實合作所面臨的結構性難題。從長遠看,這場摩擦或將成為一個轉折點,迫使加拿大決定,是否將“降低對美依賴”的戰略愿景加速轉化為不可逆的實際行動。(作者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加拿大研究中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