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光復的歷史定位與世界意義
時值臺灣光復80周年,回望1945年10月25日,臺北公會堂,中國政府代表莊嚴宣告:自即日起,臺灣及澎湖列島已正式重入中國版圖,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國主權之下。這標志著日本在臺灣長達50年的殖民統治正式終結,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
對中國而言,臺灣光復絕非簡單的收復被占領土,更是中華民族從近代以來的危亡中重新崛起的關鍵標志。臺灣光復洗刷了中華民族自近代以來所蒙受的奇恥大辱。自鴉片戰爭起,中國領土屢遭列強蠶食,而甲午戰爭后被迫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更是民族記憶中刻骨銘心的傷痛。臺灣光復不僅是對《馬關條約》之恥的徹底洗雪,更是民族尊嚴的重塑。臺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成果。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895年,日本政府迫使戰敗的清政府割讓臺灣及澎湖列島,并在此后50年里對臺灣實施殖民統治,使中國東南海疆出現巨大缺口。臺灣光復使中國東南海疆防線重歸完整,領土主權恢復歷史原貌。臺灣光復凝聚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長達50年的日據時期,兩岸同胞雖隔海相望,卻始終心手相牽??箲饡r期,5萬多名臺灣愛國志士跨越海峽回到祖國大陸,與大陸同胞并肩作戰。這種在共同抗爭中形成的凝聚力,為后來抵御外侮、建設國家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
對國際而言,臺灣光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更是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臺灣光復彰顯了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勝利。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堅持抗戰14年,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貢獻。同盟國支持臺灣歸還中國,既是對中國抗戰貢獻的認可,也體現了反法西斯陣營的共同意志。臺灣光復是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堕_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具有國際法效力的文件,是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法律基石。戰后構建的聯合國體系,將“主權平等”“不干涉內政”等確立為基本原則,而臺灣光復正是這些原則的具體體現。臺灣光復實現了對“殖民統治非法性”的國際確認。《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構成三位一體的完整法理鏈條,以國際法文件明確了戰敗國歸還所侵占領土的原則——通過侵略戰爭竊取的領土必須歸還原主。這一原則打破了近代以來“強權即公理”的帝國主義邏輯,成為戰后國際社會處理類似領土爭端的基本遵循。
在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與臺海形勢復雜嚴峻的大背景下,紀念臺灣光復80周年,充分認識臺灣光復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的歷史定位,以及其對戰后國際秩序建構的重大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能喚起兩岸共同記憶,增進民族團結,凝聚民族復興力量;另一方面能正本清源,認清美臺勾連鼓吹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的錯誤邏輯。于中華民族而言,臺灣光復是駁斥“臺獨”分裂謬論的歷史鐵證。民進黨當局篡改歷史教科書、美化日本殖民統治、推行“去中國化”,是對光復歷史的背叛。于國際社會而言,臺灣光復戳穿了某些國家炮制的所謂“臺灣地位未定論”?!堕_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法文件確認了中國對臺灣的主權。1945年臺灣回歸中國是不容挑戰的歷史事實。任何企圖挑戰這一事實的言行,都是對二戰勝利成果的褻瀆,對戰后國際秩序的破壞。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系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24日 10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