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潮”對巴以“兩國方案”意味著什么
新華社開羅9月23日電 熱點問答|“承認潮”對巴以“兩國方案”意味著什么
新華社記者吳寶澍
22日,第80屆聯合國大會高級別周首日,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和落實“兩國方案”高級別國際會議舉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對聯合國會員國對“兩國方案”壓倒性的支持以及對巴勒斯坦國的承認表示歡迎。
何為“兩國方案”?當前落實“兩國方案”的最大障礙是什么?“承認潮”對“兩國方案”前景將產生怎樣的影響?
何為“兩國方案”
所謂“兩國方案”,是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別建國,兩國和平共存。國際社會普遍認為,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唯一出路是落實“兩國方案”,即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巴勒斯坦1988年宣布建國,并得到聯合國絕大多數會員國承認。今年以來,多個西方國家在國內民意和國際輿論壓力驅動下調整立場,陸續宣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在22日舉行的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和落實“兩國方案”高級別國際會議期間,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安道爾、比利時、盧森堡、馬耳他、摩納哥也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
21日,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葡萄牙分別發表聲明,宣布承認巴勒斯坦國。阿拉伯國家聯盟等機構紛紛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些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的做法是“歷史性的”,有助于在“兩國方案”基礎上和平解決巴以沖突。
然而,巴勒斯坦國至今未能成為聯合國會員國。2011年9月,巴勒斯坦向聯合國方面遞交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正式申請,但未獲安理會通過。2024年4月初,應巴勒斯坦的請求,安理會15個理事國再次審議了巴勒斯坦入聯申請,并于4月18日就相關決議草案進行投票。由于美國動用否決權投下反對票,草案未獲通過。
面臨哪些障礙
國際輿論指出,當前落實“兩國方案”的最大障礙在于以色列政府在美國支持下意圖“扼殺巴勒斯坦國”。
本屆以色列政府由多個右翼和極右翼政黨組成,被媒體稱為以色列“最右政府”。本月21日,以總理內塔尼亞胡發表聲明稱,約旦河西岸不會有巴勒斯坦國。
自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狂轟濫炸。據加沙地帶衛生部門統計,以軍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已造成超過6.5萬名巴勒斯坦人死亡、16.6萬余人受傷。按以色列政府的說法,以軍現已控制加沙地帶70%至75%的土地。
此外,以色列政府8月20日批準一項備受國際社會批評的住房建造計劃,在耶路撒冷以東和約旦河西岸猶太人定居點馬阿勒阿杜明之間的“E1區”建造3401套定居點住房。此舉意圖進一步蠶食巴勒斯坦領土。
盡管國際社會強烈譴責以色列并壓倒性支持“兩國方案”,美國仍偏袒以色列。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美國持續向以色列輸送武器,縱容以色列在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的種種行動,并多次在聯合國安理會動用一票否決權庇護以色列,令以方有恃無恐。國際輿論認為,美國頑固支持以色列,已經站在國際社會對立面。
落實前景如何
分析人士認為,落實“兩國方案”高級別國際會議的召開和西方多國承認巴勒斯坦國,說明國際社會對于巴勒斯坦問題正形成更統一立場,或將加劇以色列與美國的國際孤立。
卡塔爾哈馬德·本·哈利法大學公共政策教授蘇丹·巴拉卡特認為,更多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代表了對巴勒斯坦事業的“切實支持”。他說,以色列及美國正日益孤立,國際社會應當繼續施壓。
埃及中東戰略研究與國家安全論壇執行主任阿卜杜勒-穆赫迪·穆塔韋對新華社記者說,國際社會對“兩國方案”的共識將對以色列和美國“扼殺巴勒斯坦建國”的圖謀形成挑戰。
與此同時,飽受戰火摧殘的加沙民眾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們期盼國際社會的政治舉動能夠轉化為有效制止以色列戰爭行徑的力量。
巴勒斯坦政治分析人士胡薩姆·達賈尼表示,落實“兩國方案”正處于關鍵十字路口:一方面,“兩國方案”獲得國際社會壓倒性支持;另一方面,以色列圍困加沙、擴張定居點等行為加劇著現實困境。當前國際社會應當進一步形成合力,以實際舉措迫使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帶和約旦河西岸的軍事行動,促使巴以問題重回外交談判軌道,而美國作為關鍵影響方,必須改弦更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