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特朗普總統表示,美國應保留住對位于阿富汗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控制權。對于美國政府準備“奪回基地”并施壓阿富汗,華盛頓的解釋是“戰略價值”。阿富汗政府21日發表聲明,敦促美方切實履行2020年多哈協議中“不干涉阿富汗內政”等承諾。
巴格拉姆空軍基地是阿富汗最重要軍用機場,始建于上世紀50年代,在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成為重要軍事樞紐。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后從塔利班手中奪取該基地,并將其擴建為美軍在中亞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軍事據點。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巴格拉姆一直是美軍指揮中樞及后勤支援基地。2021年7月,美軍與北約部隊倉皇撤離,同年8月阿富汗塔利班重新控制該基地并行使管理權至今。
美“重返巴格拉姆”言論迅速遭到阿塔政府嚴正拒絕。阿官員稱:“阿富汗和美國之間的任何對話都應排除美軍重返阿富汗的選項?!倍砹_斯認為,美方此舉意圖監視中亞并對中俄施加壓力;伊朗方面也認為其會對伊朗及周邊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多數地區國家的很多聲音也持審慎立場,擔心美國軍事存在將再度激活地緣政治對抗,甚至引發新一輪代理人沖突。
國際社會不乏擔憂之聲,美國若再度軍事介入阿富汗,將重演侵略破壞、攪亂地區穩定的悲劇。2021年8月,美國與其北約盟友倉皇撤出阿富汗時出現的“喀布爾時刻”——機場失控、民眾追攀軍機墜亡等慘劇,已被國際輿論公認為美國霸權主義失敗的標志性事件。據美國布朗大學“戰爭成本項目”統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軍事行動導致約4.7萬名阿平民死亡、6.6萬名至6.9萬名阿軍警喪生,超過1100萬人流離失所。美國在阿富汗戰爭中投入超過2萬億美元,卻未能實現其宣稱的任何一項戰略目標。近年來,北約軍人在阿殺害平民、虐待囚犯等丑聞陸續曝光,國際上呼吁追究美軍及其盟友戰爭罪責任的聲浪日益高漲。
應當承認,自外軍撤離、塔利班接管政權以來,阿國內安全形勢出現顯著好轉。根據澳智庫《2024版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報告》,阿自2019年以來首次不再是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最高的國家。塔利班當局采取嚴厲措施整頓治安,基本控制全國領土,恐怖襲擊事件發生頻率大幅降低,城市中安全檢查站排隊時間縮短,普通民眾得以在相對穩定的環境中著手重建家園。盡管面臨內部治理體系和能力建設的諸多挑戰,阿富汗社會正在艱難探索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然而,阿富汗經濟與社會發展仍面臨極其嚴峻的外部環境。美國及其西方盟友不僅未兌現援助承諾,反而對阿實施極限制裁,凍結阿央行近百億美元海外資產,導致阿外匯枯竭、財政崩潰。根據世界銀行2024年4月報告,阿實際GDP在此前兩年間下降26%,由于長期戰亂,民眾購買力不斷下降,面臨持續通貨緊縮,長此以往可能導致經濟增長疲軟,進而減少就業機會、加劇貧困。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阿富汗代表今年5月指出,阿富汗約3/4的人口生活在溫飽線以下,然而國際援助與合作規模卻斷崖式下跌。
特朗普在其首個總統任期內曾高調承諾“結束戰爭”,并借此打造“非戰總統”形象。如今他高調鼓吹美軍重返阿富汗,這一轉向背后或隱藏三重盤算:其一,服務國內政治需要,通過對外示強抨擊拜登政府時期的撤軍政策,塑造強人形象,爭取選民支持;其二,瞄準阿富汗稀土、鋰、銅等關鍵礦產資源,企圖以軍事手段為美國資本控制阿礦產開采開辟道路;其三,推進地緣戰略布局,將巴格拉姆基地作為監視中亞、威懾中俄的前哨,服務美“印太戰略”整體部署,維持美在亞洲霸權存在。
當前國際形勢下,阿富汗和本地區人民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環境,堅決反對任何國家玩弄地緣政治游戲、復活軍事干涉手段。美國真正應該吸取的是20年阿富汗戰爭但以倉皇撤離為結果的教訓,停止一切干涉阿富汗內政的言行,解除非法制裁,歸還阿富汗人民資產,切實承擔起幫助阿富汗重建經濟、緩解人道主義危機的責任。只有尊重阿富汗主權和人民意愿,遵循“阿人治阿”原則,才能為地區和平穩定作出真正建設性的貢獻。(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所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