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是當今世界舉足輕重的大國,對世界的安全穩定和發展負有特殊的責任。中美關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系之一,既關乎兩國人民幸福安危,也關乎人類前途命運。
在全球化深入發展的時代,中美兩國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與廣闊的合作空間。但由于歷史文化、社會制度、經濟水平、發展道路和國家戰略等不同,決定了中美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分歧和矛盾,面臨嚴峻的風險挑戰。如果得不到有效管控,將極易引發沖突。
中國非常重視、非常珍惜中美關系。2024年11月7日,習近平主席向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致賀電時指出,“中美合則兩利、斗者俱傷。一個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中美關系符合兩國共同利益和國際社會期待。”今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先后兩次應約與特朗普通話。1月17日,習近平主席應約與特朗普通話,表示希望中美關系在特朗普新的任期內,有一個好的開始,愿意推動中美關系取得更大進展。6月5日,在特朗普挑起全球貿易戰、關稅戰的關鍵時候,習近平主席再次應約與特朗普通話,指出中美雙方應增進外交、經貿、軍隊、執法等各領域交流,增進共識、減少誤解、加強合作。這充分表達了中國與美國恢復、建立正常友好關系的愿望和誠意。
中方對待中美之間機遇與挑戰的基本態度是: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基本原則。一方面,把握機遇,努力鞏固擴大共同利益,提升完善合作空間,加強戰略溝通協調,增進戰略理解互信,避免戰略誤解誤判,妥善處理敏感問題,力爭做到求同存異;另一方面,正視挑戰,堅決捍衛國家利益,堅持原則不讓步,挑戰面前不退縮,堅定捍衛自身正當權益。習近平主席曾非常明確地劃出了中國不可挑戰的四條紅線、底線,即臺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對此,美國政府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必須慎重對待。
中方希望美國有誠意、講誠信。中美之間要鞏固擴大機遇,管控分歧風險,首先就是要有正確相處、友好往來的誠意。這就是要把對方當朋友、做伙伴,而不應該把對方視為主要戰略對手,定為競爭對抗關系。這是基本前提,是中美關系的“第一粒紐扣”。“第一粒紐扣”扣不好,其余的紐扣就不可能扣好。其次要講誠信,說到做到。今年6月5日,習近平主席應約與特朗普總統通話時,特朗普總統講,“美中關系十分重要。美方樂見中國經濟保持強勁增長。”“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美方愿同中方共同落實協議。”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人一向言必行、行必果,既然達成了共識,雙方都應遵守。”2024年,習近平主席強調中美之間要堅持“以和為貴、以穩為重、以信為本”的原則。美國和中國,一個是當今世界最大的發達國家,一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大國要有大國的樣子、胸懷和擔當。尤其美國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更應該在講誠信、守信用方面,為其他國家作表率、當榜樣。不能口是心非,背信棄義,失去信譽。特別是在涉及國家利益等重大原則問題上,更不能出爾反爾,言而無信,說一套做一套。
中美雙方要有效管控分歧和風險。風險與分歧既然難以避免,那就應該在管控方面多下功夫,采取有效手段和措施。近年來,中美兩國兩軍建立了一些軍事風險管控機制。如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工作小組會議等,對于加強溝通協調、管控分歧風險、防止武裝沖突,發揮了一定作用。但管控分歧和風險是長期的,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切實有效管控好涉及中國核心利益方面的風險。如,臺灣問題,這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不容任何外部勢力插手干預的中國內部事務;南海問題,中國堅決反對域外國家介入南沙島礁海域的雙邊爭議,特別是決不允許挑唆個別國家在南海生亂生戰。在這些方面,美國政府不能存有任何錯誤認知和僥幸心理。前不久,中國防長、外長先后分別與美國“戰爭部長”、國務卿通話,重申了中國在國家利益特別是核心利益上的原則立場,又表達了推動中美關系穩定發展的愿望。這種溝通的方式,有利于分歧和風險的管控。
希望美方能夠認真對待中方的基本態度和真誠建議。(作者是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中方代表、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