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www_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_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_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首頁> 觀點中國>

踐行四大全球倡議,維護發展戰后國際秩序

2025-09-04 09:20

來源:環球時報

分享到:
鏈接已復制
字體:

編者按:在隆重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環球時報》與外交學院聯合發布《走向命運與共:從抗戰精神到全球倡議》報告,從踐行四大全球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角,深入剖析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全球秩序的深刻影響,以及二戰歷史對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完善的寶貴啟示。

正確看待歷史,是為了更好地應對未來。二戰不但重塑了當時的世界面貌,還為戰后國際秩序奠定了基礎。因此,對二戰的認知,與如何認識、堅持和發展戰后國際秩序密切相關。作為二戰勝利國、戰后國際秩序中的重要角色和塑造未來世界秩序的建設性力量,中國一直努力在以史為鑒的基礎上,堅持和發展戰后國際秩序。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反映了中國對正確二戰史觀的堅持和對歷史前進大勢的把握。進一步切實踐行四大全球倡議,是維護和發展戰后國際秩序的根本性舉措。

堅持正確二戰史觀,是把握歷史前進大勢的需要

共產黨人堅信,國際形勢雖變幻不定,但其發展自有深層規律。傳統上,中國一直強調以史為鑒,注意從歷史研判現實和把握未來。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所謂正確歷史觀,就是不僅要看現在國際形勢什么樣,而且要端起歷史望遠鏡回顧過去、總結歷史規律,展望未來、把握歷史前進大勢”。這一論述解答了堅持正確歷史觀做什么、為什么的問題。

堅持正確二戰史觀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維護并發展好建立在二戰勝利成果基礎上的戰后國際秩序。但個別西方大國作為這一秩序的主要奠基者,為一己之私,在背棄大國協調、破壞經濟全球化,甚至否定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的路上越走越遠。對此,我們更要堅持正確二戰史觀,為維護和發展好戰后國際秩序提供更多歷史、法理基礎和正確前進方向。

具體而言,一方面應堅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和大國協調等戰后國際秩序的精髓;另一方面,需要解決如何更有效地維護和平、促進發展和實現公正的問題,在掌握歷史趨勢的基礎上,從全人類共同利益的角度出發,提出對世界各國都有利的方案。

基于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維護和發展戰后國際秩序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是中國在維護戰后國際秩序的基礎上,對未來國際秩序發展提出的系統方案,其基本目標、原則與戰后國際秩序一脈相承。無論是“五位一體”總體框架,還是“五個世界”總目標,都是聯合國“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促成大自由中之社會進步及較善之民生”等普世愿望的具體化。

與此同時,針對戰后國際秩序中和平難維持、發展難保障、正義難落實的困境,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試圖對其實踐予以揚棄:一是強調共同體意識,面對難以根本改變的民族國家體系,對一味強調本國優先、民粹主義的主張予以“解毒”;二是強調新型全球化,在致力于改善國際發展不平衡的同時,探討新技術背景下的全球合作;三是強調新型國際關系,倡導各國共同參與的真正的多邊主義,走共同安全與發展的道路;四是強調統籌發展與生態保護,以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目標,實現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

通過觀念建構,大國能在國際政治實踐中發揮關鍵的引領作用。在美國沉迷“本國優先”之際,其他國家應積極發揮合力,捍衛以和平發展、互利共贏為目標的戰后國際秩序,而非被“拉下水”。為此,再怎么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也不為過,國際社會也應發出更多類似的聲音。

踐行四大全球倡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對中國來說,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只是理念原則,更是實踐綱領。中國先后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和全球治理倡議,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依托。當前,有必要在堅持正確二戰史觀的基礎上,以四大全球倡議應對當前重大國際挑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奠定持久根基。

要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當務之急是捍衛自由開放的國際貿易體系,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進程。當前占全球多數的發展中國家仍是全球發展的重點。事實證明,有經濟全球化,這些國家不一定能發展;沒有經濟全球化,這些國家肯定難以發展。只有繼續堅持經濟全球化,更加注重公平公正,才能把這些國家發展的希望化為現實。

要落實全球安全倡議,關鍵在于堅持共同安全觀,構建以大國協調為基礎的、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秩序。無論俄烏沖突還是中東危機,都需要有關各方舍棄零和思維,考慮、平衡彼此的合理安全關切,而多極化框架是這一切的前提。因此,必須推動各國重新重視多極化進程,拋卻同盟對抗和意識形態思維,通過務實協調為沖突的世界提供現實解決方案。

要落實全球文明倡議,根本之道是最大程度地求同存異,以尊重、包容推動人文交流對話。文明多樣性是世界的財富。要促進文明包容互鑒,就必須擺脫自以為“山巔”的“普世價值”桎梏,或是排斥對話甚至動武的極端主義思維。從“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高度平等對待其他文明,才有可能將文明差異化為促進交流的動力、共同發展的源泉。

要落實全球治理倡議,核心是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在堅持戰后國際秩序的基礎上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當前,對戰后國際秩序的扭曲否定和濫施關稅等霸權主義行徑相互呼應,對國際治理架構造成嚴重沖擊。習近平總書記最新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議是面對這一挑戰的有力回應,也是實現全球安全、發展和文明倡議的根本保障,成為各國共同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必經之路。(作者是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責任編輯:申罡】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花莲县| 修武县| 渑池县| 洱源县| 阿尔山市| 蓬莱市| 安康市| 花莲市| 曲阳县| 河北区| 安庆市| 清远市| 涞水县| 江门市| 乐陵市| 永和县| 余姚市| 阜新| 岑巩县| 万盛区| 五华县| 金溪县| 图片| 琼海市| 南昌市| 无极县| 莱阳市| 安化县| 黎平县| 怀仁县| 芦山县| 上虞市| 镇远县| 高台县| 赤峰市| 河西区| 吉隆县| 红原县| 砀山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