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領袖共議終結煙草流行,中國經驗引關注
——2025世界控煙大會都柏林開幕
2025年6月23-25日,世界控煙大會(原世界煙草或健康大會)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行。該大會自1967年首次舉辦以來,已成為全球煙草控制領域的重要平臺,每三年舉辦一次。全球頂尖公共衛生專家、政府官員及民間組織將齊聚一堂,共同評估各國控煙進展、當前形勢及全球控煙運動的發展。
愛爾蘭總理米歇爾·馬丁(Micheál Martin)和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博士(Dr. 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出席了大會開幕式。
在當地時間6月23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譚德塞博士發布了《2025年全球煙草流行病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2007至2023年間,全球平均吸煙率從22.3%降至16.4%,16年間相對降幅達26%。但是,每年仍有超過700萬人死于煙草相關疾病。《報告》顯示,全球各國在采納被證實有效的控煙政策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MPOWER煙草控制六項一攬子措施中,被至少一項措施覆蓋的國家數已從2008年的44個增至2024年的155個,覆蓋全球超過61億人口。
中國控煙工作在國家政策強力推動下取得突破性進展。根據2016年頒布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2019年發布的《健康中國行動》要求,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自2018年起開始牽頭推進控煙履約工作,明確設定了"到2030年成人吸煙率低于20%、并確保80%人口受無煙法規保護"的戰略目標。
政策落地成效顯著。截至目前,全國已有254個城市制定實施無煙法規,其中24個城市實現了全面無煙立法。實施全面無煙立法的24個城市,成功保護2.29億人免受二手煙危害,全國二手煙暴露率從2015年的76.3%大幅降至2024年的46.5%。最新全球成人煙草調查(GATS)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成人吸煙率已降至23.2%,較2022年下降0.9個百分點,呈現穩步下降趨勢。
示范城市引領發展。北京、上海等無煙示范城市成效尤為突出,北京自2014年實施《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以來,吸煙率已降至19.2%(較2015年減少60萬吸煙者),餐飲場所二手煙暴露率下降35.5%,累計預防近50萬例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疾病。上海吸煙率18.6%則領跑全國,為中國大陸省級行政區最低水平。
社會共識持續深化。社會規范正在重塑,無煙政策公眾支持度已達到歷史新高。根據復旦大學研究表明,超過90%的民眾支持通過國家立法禁止在室內公共場所、工作場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內吸煙。當前大多數吸煙者已形成不在孕婦和兒童面前吸煙的共識。城市地區年輕吸煙者比例下降,同時戒煙人數和有意戒煙者比例穩步上升。
盡管我國控煙工作取得顯著進展,但形勢依然嚴峻。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2021年報告顯示,中國目前仍有超過3億吸煙者和7.4億二手煙暴露人群,其中包括1.8億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