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偉大抗戰精神砥礪青年挺膺擔當
歷史長河奔涌不息,偉大精神代代相傳。八十余載歲月更迭,抗戰精神的火炬依然熠熠生輝,不僅照亮中華民族的前行之路,更在青年干部的心中點燃了賡續奮斗的火種。青年干部正處在成長成才、干事創業的關鍵期,抗戰精神不再是遙遠的歷史符號,而是融入思想血脈、驅動自我革新的內在力量。廣大青年干部要在思想淬煉中堅定初心、在攻堅克難中踐行使命、在開拓創新中鑄就未來,走好屬于青年干部的成長之路與復興之路。
以“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銘記之力,筑牢青年干部的信仰根基。銘記是對歷史最深的敬畏,也是對青年干部信仰的深度校準。抗戰時期,無數仁人志士共赴國難,用生命詮釋了“信仰高于一切”的真諦。對青年干部而言,面對基層工作的繁瑣與壓力時,想起抗戰先輩在絕境中堅守的執著,便能驅散浮躁、沉下心來;當面臨利益誘惑或思想迷茫時,回望抗戰歷史中舍小家為大家的抉擇,便能守住底線、堅定方向。讓為民服務的初心扎根心底,成為抵御誘惑、戰勝迷茫的強大心理支撐,確保在任何時候都能亂云飛渡仍從容。
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擔當之力,激發青年干部的奮斗自覺。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之際,是中國共產黨站了出來,領導建立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聯合起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義無反顧的擔當扛起了拯救民族于危亡的重任。對于新時代青年干部而言,尤其需要傳承這種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擔當精神。青年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生力軍,面對改革發展中的“婁山關”“臘子口”,這要求必須摒棄“佛系”心態和“躺平”思想,主動將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偉業中,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風險面前敢闖敢試。將抗戰精神的堅韌意志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征程上創造出讓黨和人民滿意的實績。
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開拓之力,錘煉青年干部的創新銳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軍事實力從弱到強,從裝備落后陸炮上艦到打擊范圍覆蓋全球,每一步都是在無路可走中開辟新路。創新是青年干部突破工作困局的核心,當前改革發展步入深水區,青年干部理應成為開拓創新的先鋒,面對基層治理中的難題,青年干部要跳出傳統思維,探索新路子、想出新辦法。這種在坎坷中主動求變的開拓精神,從墨守成規轉向敢闖敢創,在破解難題中不斷淬煉,以蓬勃的創新銳氣為民族復興的宏偉征程注入源源不斷的青春動能。
抗戰精神所在,就是青年干部的成長之基、奮進之源。偉大的抗戰精神,早已超越了歷史的范疇,成為青年干部內心深處的時代共鳴。它驅動著青年干部校準信仰、激發擔當、錘煉銳氣,讓每一次自我革新都有方向,每一次攻堅克難都有力量。(歐陽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