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網特約評論員 龍青哲
11月7日,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正式開幕。烏鎮峰會是中國同世界互聯互通、國際互聯網共享共治的重要平臺。在2015年召開的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站在網絡空間人類前途命運的高度,創造性地提出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為網絡空間實現共同發展、長治久安指明了前進方向、凝聚了廣泛共識。
十年耕耘,終致歲豐。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逐步從理論構想轉化為實際行動、從美麗愿景轉化為美好現實,成為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指路明燈。今年烏鎮峰會以“共筑開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數智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特別紀念“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提出十周年。
這十年,是理論持續完善的十年。在“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框架下,2015年,習近平主席提出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變革的“四項原則”,包括“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同時提出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五點主張”,即“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互聯網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2017年,習近平主席進一步提出了“四個共同”重要理念,即“發展共同推進、安全共同維護、治理共同參與、成果共同分享”。202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三個倡導”重要理念:“倡導發展優先,構建更加普惠繁榮的網絡空間”“倡導安危與共,構建更加和平安全的網絡空間”“倡導文明互鑒,構建更加平等包容的網絡空間”。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經過十年發展,內涵愈加豐富完善,彰顯了中國的全球視野和大國擔當,為網絡空間更好造福世界人民擘畫了美好藍圖。
這十年,是實踐彰顯擔當的十年。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中國網民規模由6.88億增長到11.23億,互聯網普及率由50.3%增長到79.7%;在全國范圍內已實現“縣縣通千兆、鄉鄉通5G、村村通寬帶”,農村光纖平均下載速率已超過100Mb/s,行政村通5G比例達90%。這些成就不僅惠及億萬中國人民,也為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推進網絡普及提供了寶貴經驗。在網絡國際治理方面,中國先后發布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全球治理倡議等四大宏觀戰略框架,并進一步推動《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全球數據跨境流動合作倡議》三個數字領域具體實踐實施落地。此外,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數字契約》《聯合國打擊網絡犯罪公約》等聯合國框架內文件磋商過程。中國致力于為全球互聯網治理貢獻更多智慧和力量,為世界各國互聯網發展實踐作出重要表率。這種“知行合一”的擔當奏響引領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時代強音。
這十年,是數字合作共贏的十年。自2016年以來,中國大力發展電子商務領域數字合作,與五大洲36個國家建立雙邊電商合作機制,開展上合組織、中國—東盟、中國—中亞五國、中阿、中非等諸多區域和多邊電商合作。2017年,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數字絲綢之路”倡議,在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156個國家和37個國際組織中,已有超過2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開展或推進數字合作。2019年,中國與美國、歐盟、俄羅斯、巴西等76個世貿組織成員共同發表《關于電子商務的聯合聲明》,啟動與貿易有關的電子商務議題談判。此外,中國不僅努力推動全球最大自貿協定《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還積極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并全面推進加入《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談判。中國以開放包容的姿態,攜手各國共商、共建、共享全球互聯網發展成果,共同開創全球數字文明繁榮進步的新局面。
著眼當下,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席卷而來,信息化發展邁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全面躍升的新階段,為人類社會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向未來,中國愿同國際社會一道,以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根本指引,以實際行動彰顯擔當,共同擁抱數字發展新機遇,攜手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邁向新階段。
編審:蔣新宇 高霈寧 蔡曉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