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姐是從老家湖北趕過來的,一行7、8人專門來做采茶的活兒。清明前的那幾天,太陽高照,天氣晴熱,早上7點(diǎn),頭戴草帽的王大姐就和老鄉(xiāng)們在山頭上忙活開了,一天100元的勞務(wù)費(fèi),東家包吃包住,傍晚5點(diǎn)左右收工。“這樣的活一年也就那么一次,總共也就20來天。”王大姐邊吃著東家送上山的午飯,邊和記者聊天,“中午就是吃飯的這幾分鐘可以休息,吃完還得接著干,上午差不多采了3斤新茶,這還算是手腳麻利,沒有歇過的速度了。”中國網(wǎng)圖片庫 王川攝
支持← →鍵翻頁發(fā)布時(shí)間: 2015-04-08 | 來源: 中國網(wǎng) | 作者: 王川 | 責(zé)任編輯: 張鈺
王大姐是從老家湖北趕過來的,一行7、8人專門來做采茶的活兒。清明前的那幾天,太陽高照,天氣晴熱,早上7點(diǎn),頭戴草帽的王大姐就和老鄉(xiāng)們在山頭上忙活開了,一天100元的勞務(wù)費(fèi),東家包吃包住,傍晚5點(diǎn)左右收工。“這樣的活一年也就那么一次,總共也就20來天。”王大姐邊吃著東家送上山的午飯,邊和記者聊天,“中午就是吃飯的這幾分鐘可以休息,吃完還得接著干,上午差不多采了3斤新茶,這還算是手腳麻利,沒有歇過的速度了。”中國網(wǎng)圖片庫 王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