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www_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免费_精品视频在线免费看_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免费

回味票證經濟 曾經“搶購”年代[組圖]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3-11-11  發表評論>>

1913年國民政府水災救濟量票(安徽省第二區),憑票可以兌換小麥五十斤。中國網圖片庫 劉建華/攝

1913年國民政府水災救濟量票(安徽省第二區),憑票可以兌換小麥五十斤。中國網圖片庫 劉建華/攝

中國的糧票種類數量有“世界之最”之稱,全國2500多個市縣,還有一些鎮、鄉都分別發放和使用了各種糧票,進行計劃供應,還有一些大企業、廠礦、農場、學校、政府、機關等單位。

糧票是特殊經濟條件下的歷史產物,票面題材廣泛,印制精細,具有時間性、地域性的特點。經年累月的歲月侵蝕,更使這種具有不可復制性的票證文物日漸稀少,珍品迭出,長期為海內外收藏愛好者所矚目。另外,有些發行于解放戰爭時期的公糧票,是解放戰爭時期革命軍隊在人民群眾支持下浴血奮戰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和收藏價值。

“票證經濟”曾影響了我國幾代老百姓的生活,那是一段憑票吃糧喝湯的年代,也是靠糧票、布票等票、證過日子的計劃經濟時代。最早實行憑票證供應的就是糧食。新中國成立初期,物資極度匱乏,糧食自然無法做到敞開供應。中央政府開始醞釀糧食的計劃供應,以滿足全國人民的溫飽。

1953年,中央政府決定實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包括糧食計劃收購政策,糧食計劃供應政策,1955年8月25日,國務院全體會議第17 次會議通過《市鎮糧食定量供應憑證印制暫行辦法》,緊接著,國家糧食部向全國發布這一暫行辦法,很快,各種糧食票證便鋪天蓋地地進入社會。

1960年,國家進入了節糧度荒時期,城市居民的糧食定量進行壓縮,副食品供應嚴重不足。以前曾經憑票供應的商品,也無貨供應。到1961 年市場憑票供應的商品,達到了156種。在那個時期,吃飯要糧票,吸煙要煙票,喝酒就得有酒票,就連一分錢買一盒火柴,也得用火柴票。

1984年,在經過兩年多的物價體制改革試驗后,深圳市在全國率先取消一切票證,糧食、豬肉、棉布、食油等商品敞開供應,價格放開。深圳人率先過上了不用糧本、糧票的日子。

1   2   3   4   5   下一頁  


文章來源: 中國網 本網部分展示作品享有版權,詳見產品付費下載頁面。購買請撥打010-88828049中國網圖片庫咨詢詳情 責任編輯: 楊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陕西省| 孟津县| 叙永县| 新巴尔虎左旗| 静乐县| 博兴县| 收藏| 肥乡县| 万载县| 库尔勒市| 石楼县| 阜新市| 礼泉县| 余干县| 历史| 巍山| 密云县| 南昌县| 都江堰市| 元江| 达日县| 永平县| 吉安县| 焦作市| 孟州市| 贵溪市| 蒲江县| 灌云县| 同仁县| 讷河市| 高雄市| 松滋市| 家居| 新龙县| 磐石市| 建水县| 专栏| 新晃| 三门县| 奉化市| 柳州市|